捡到并抛弃手机后被起诉财产侵害,要求赔偿手机及精神损失是否合理

一年前我在网吧捡到一部手机,后来把它扔了。失主报警找到我,我当时做了笔录,表明手机确实不在我手里。昨天我收到了法院传票,对方称我构成财产侵害,要求我赔偿手机损失5200元以及精神损失5000元,请问这样的要求合理吗?

律师回复


根据您提供的情况,以下是对您所面临法律问题的分析:

  1. 财产侵害的认定
  2. 在法律上,财产侵害通常指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并造成损失的行为。您捡到手机后并未将其占为己有,而是将其抛弃,因此从表面上看,您可能不构成非法占有。

  3. 失主索赔的合理性

  4. 手机损失赔偿:虽然您将手机抛弃,但失主确实因您的行为而失去了手机。如果失主能够证明手机的价值为5200元,那么从理论上讲,您需要赔偿手机的实际损失。
  5. 精神损失赔偿:关于精神损失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精神损失赔偿的认定较为复杂,需要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在这个案例中,您捡到手机后将其抛弃,虽然可能对失主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不适,但通常不会构成严重的精神损害。因此,要求赔偿5000元精神损失可能不太合理。

  6. 解决方案和建议

  7. 积极沟通:收到法院传票后,您应当尽快与失主或其代理人进行沟通,了解失主的具体诉求,并尝试协商解决。您可以说明您捡到手机后并未占为己有,而是将其抛弃,请求对方降低赔偿金额。
  8. 法律咨询: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律师的建议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9. 出庭应诉:根据法院传票的要求,按时出庭应诉。在法庭上,您可以陈述事实,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您并未非法占有手机,以争取减轻或免除赔偿责任。

总之,您在捡到手机后将其抛弃的行为可能构成财产侵害,但要求赔偿5000元精神损失可能不太合理。建议您积极沟通、咨询律师,并按时出庭应诉。

提醒: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法律咨询


未成年人网络社交平台冲突,一方发布伤害言论屏蔽被害人,是否构成心理精神损失并留案底

未成年和未成年之间发生冲突其中其中一人以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一些内涵。被害人的言论且把被害人屏蔽对被害人心理造成精神损失可否构成案底?……


遇到多次恶意拦截辱骂,能否报警求助并索赔精神损失

雨天驾车溅起的水花淋到另一台车,他们对我进行拦截辱骂,我绕路躲开,之后又多次遇到同一伙人进行拦截、辱骂等,人身安全受到侵犯,我能否报110并……


别人偷拍我手机里我家人朋友的联系方式

有人抢了我的手机然后打开我手机拍了我家人朋友的电话并威胁我然后打电话骚扰我家人和朋友请问他犯法了吗……


换手机后被锁卡的原因是什么

你的手机号码出现异常使用情况,办保护您的权益,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违法违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我们将暂停此号码的通信功能。这个情况……


关于一证通查查到名下广电手机卡的问题,能否投诉广电

一证通查里面查到自己名下有张广电的手机卡,之前也出现过好几次这种情况,不知道咋回事,能投诉广电吗……


参加移动公司手机活动两年后,能否取消或终止这个活动

我参加了移动公司领取手机活动,期限是三年,现在已经两年了,请问一下,可以取消并且终止'这个活动吗?……


手机被木马攻击,裸聊被录不雅照遭敲诈10万,如何防止二次敲诈

手机被植入木马后,对方已裸聊名义录下不雅照,已经被敲诈了10万元,我现在应该怎么办,担心被对方二次敲诈……


关于学校收取和管理手机的规定及赔偿问题

学生因为带手机进校园被学校缴纳,但学生毕业后因丢失手机不能返还,告知学生说学校有规定被缴纳的手机是一律不返还的(班主任说的),但保管手机的那……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vivo演示机购买后出现问题,但售后称过保修期,销售当时承诺的保修规则与官方客服说法不符,发票缺失该如何维权

我去年8月26号为了贪几百块的小便宜,买了一台vivo演示机,当时买的时候手机保卡都已经激活满一年了,我还特意问了销售,她说他们是从售出那天……


关于孩子手机借同学涉及诈骗问题,如何界定罚款责任和罚款多少

你好老师,我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手机借给了他同学打了十几个电话,说是一个小时能挣三百多,我孩子说行把手机借给同学了 我孩子就睡了去了,我手……

热门法律咨询


装修


房产证


汽车产业


选择


海底捞


电动汽车


银行贷款


房屋贷款


ҩƷ


劳务费

最新法律咨询


如何避免主播直播时泄露用户隐私,主播对泄露隐私的后果应承担哪些责任


未提交辞职报告导致工资无法要回,如何处理


捷越联合还款与结清证明问题,是否起诉或继续还款,该怎么做


如何重新签订员工劳动合同并避免风险,是否需要作废原有合同及具体操作方法


口头承诺退款与合同内规定是否有冲突